科普 | 为什么我们还是买不到口罩?

口罩产业链上游是石化企业,从原油中提炼出的化工产品——聚丙烯,这种材料经过融化塑形,可以成为聚丙烯纤维,用来生产口罩。

目前国内的30余家企业,2019年的纤维产量约为88万吨,但只有其中的2%用于口罩生产。

如果今天把这些纤维全部用来做口罩,那么可以做出2200亿只口罩,哪怕全国14亿人一天换一个,都够用5个月。

聚丙烯价格

从近期聚丙烯期货价格走低的趋势可以看出,上游的原料供应并不是问题。

但接下来,问题就出现了。

中上游的厂商会把聚丙烯纤维加工成无纺布,尤其是熔喷无纺布,在口罩中起到关键的过滤作用。

然而,中国的熔喷布产量本就不高,直到今天,在国务院的防控物资对接平台上,近1300条需求中有一半都是要熔喷布。

熔喷布紧缺,成口罩扩产瓶颈

在这种情况下,熔喷布价格高涨。以仙桃当地的熔喷布价格为例,疫情前价格在2.2万元/吨左右,疫情爆发后,价格则上涨到17万元/吨左右。

这就直接影响了中游的口罩制造商,他们要把无纺布、熔喷布、耳带、鼻夹,组装成口罩。但是由于原料、运输、人力成本的上升,加上政府对口罩价格限制上涨,两头夹击下,一些口罩厂只能亏本生产。

根据工信部统计,1月20日后的20天左右,中国的口罩产能才回复到19年左右的水平,粗略估计,这20天国内生产的口罩约4亿只。

而在此期间,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外国口罩救了中国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1月24日至2月11日,就有7.3亿只口罩漂洋过海支援国内,到2月中旬,随着各地复工、扩产,以及汽车、电子、服装等其他企业加入口罩生产,国内的口罩产能得意快速攀升,截至2月27日,日产能提升至380%,日产量已到7619万只。虽然口罩产量不断提高,但是下游的口罩销售商还是很难拿到货。

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在上述作者走访的9家药店中,7家从春节后30多天一直断货,且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货,剩下两家卖的主要还是进口口罩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即便是采购能力更强的电商,或者医保定点的药店,也只能做到预约抢购、摇号分配。因为现在的防控物资,几乎都由政府统一调度,国产口罩优先供应给医疗和生产人员。对普通人来说,买进口口罩反而更容易。

尽管目前官方还未公布数据,但粗略估计到2月29日,中国自产加进口的口罩能有每天2亿只左右,勉强满足第二产业、交通运输业和医疗人员的需要。

不过,随着复工人员的增加,口罩的紧张状态,可能到要疫情真正得到控制之后才能得到缓解。

目前钟南山院士预测4月底疫情能够得到基本控制,且如果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开始爆发,到下半年,中国的口罩可能还需要支援国外。

也就是说,要想买到口罩,可能要到4月底疫情得到控制后了。

(视频来源:回形针 整理:乐政AI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]
Copyright © 2088 时代中心网 - 经典游戏活动回顾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